新華區隸屬于河北省滄州市,地處滄州市區東半部,與運河區以清池大道為界,行政區域總面積88.5平方千米。新華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截至2014年,新華區下轄5個街道、1個鄉,常住人口22.83萬(2010年)。新華區是滄州市老工業基地,華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0億元。
截至2014年,新華區下轄5個街道、1個鄉,共計30個社區、24個行政村。
位置境域
新華區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滄州市區東半部,西與運河區以清池大道為界,北、東、南三面與滄縣毗鄰,行政區域總面積88.5平方千米。 距首都北京市240千米,距天津市120千米,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221千米。
地形地貌
新華區地處冀中平原東部,黑龍港流域,是華北沖擊平原,地勢低平。
氣候特征
新華區氣候溫和,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2.5℃,年平均降水量581毫米。年積溫4785℃,無霜期181天。降水、氣溫的季節分布及氣溫的晝夜差別較為明顯。
人口民族編輯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數據顯示:滄州市新華區常住人口為228341人,其中,男性115203人,女性113138人,男女性別比為101.83:100。戶籍人口為199414人,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14.16%,非農業戶口人口比重為73.32%。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211772人,鄉村人口16569人。 新華區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全區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苗族、朝鮮族、布依族、土家族等18個民族。
經濟編輯綜述
滄州市是全國三座化工城之一,新華區內有滄州大化TDI有限公司、滄州化工集團、中石化滄州煉油廠3家上市公司及中國第十三化工建筑公司、華北油田石油二部等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同時,新華區形成了以石化、機械、電子、精密鑄造、建材、輕工、房產開發、飲食服務等為主的產業體系。 新華區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億元,比2005年增長70.6%;全部財政收入完成32億元,是2005年的5.6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億元,是2005年的7.5倍,五年累計完成投資近200億元。
第一產業
新華區主要發展城郊型特色種養業,形成了葡萄、石榴、苗圃、花卉等特色種植園區和生豬、蛋雞、肉鴨、狐貉等特種養殖基地,2006年底,種養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4%。
第二產業
作為滄州市的老工業基地,新華區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石油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和電子信息、化學制藥等新興產業并舉的工業產業結構。滄州煉油廠、達力普、華油飛達、愛姆帝電子、那瑞科技等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行業龍頭。 新華區以化工、精鑄、建材為龍頭工業經濟。轄區內坐落著中國石化滄州分公司、金牛化工、原化工部十三化建公司、中化集團滄州大化等省部級化工龍頭企業。另外,大華構件廠、華凱工貿公司、恒華制衣等都是新華區的骨干企業。
第三產業
新華區市場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截至2006年底,轄區內共有各類綜合專業市場25個,年交易額億元以上的市場5個,范圍涉及綜合副食品、鞋類、水產品、煤炭、木材、工業品、舊貨等十幾個品類,商品輻射滄州及周邊地區,以此成為較集中和聞名的商品集散地。 2013年上半年,新華區服務業產值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50.6%提高到51.4%,金融保險機構總量達到39家。截至2013年9月,新華區共有工商業戶9700余戶。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截至2006年底,新華區共有各類學校40余所,既有渤海醫士專修學校、供銷學校、商業學校、美舒島職業技校等大中專學校,也有劍橋英語、樹人雙語學校、華文中學等私立學校及各類公辦中小學校,滿足了轄區居民及學生的教育需求。
文化
截至2010年8月,新華區內各種民間藝術團體共計100余支,其中規模較大、影響較深、活動較規范的業余群眾文化隊伍20余支,包括腰鼓隊、秧歌隊、風箏、健身舞、京劇社、平劇社、梆子劇社等十多種,滄運鑼鼓隊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露天文化廣場達20余處,其中規模最大的專業露天文化廣場有兩處,即面積在2000平方米左右、可同時容納上千人活動的石油二部文化活動中心和十三化建娛樂中心,其次是火車站廣場、東體育場門前廣場、網通大廈門前廣場、滄縣禮堂廣場等非專業性的較大的活動廣場。新華區開展“和諧鄰里”文化建設活動,截至2012年8月,90%以上的社區設立了“讀書日”、“社區課堂”,各街道還牽頭組織各社區在節慶日舉辦文藝展演、家庭才藝展示、趣味運動會等不同形式的文娛活動。
衛生
交通編輯新華區地處南北交通要沖,京滬鐵路、朔黃鐵路在境內十字交叉,104國道、307國道通貫四極,滄州站、滄州汽車客運東站均坐落于轄區內,東連滄鹽、滄黃,西接滄石、滄保公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旅游景點編輯千童公園
千童公園滄州千童公園位于滄州千童南大道、學院路、御宇大道、一排干水系四至范圍之內,總面積8萬平方米,是集歷史文化展示、綠化景觀、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全園分為6個景區,以千童文化為主線,將“徐福東渡”的千童文化滲透到整個園林的布局之中,給公園賦予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植物配置以鄉土植物為基調樹種,共栽植梨樹、棗樹、杏樹等鄉土樹種500余株。
清真北大寺
清真北大寺滄州清真北大寺始建于明建文末年(1402年),歷時18載,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式落成。其建筑形式為中國古典式,分前、后、東三院,即講堂、對廳、經學堂等。禮拜大殿面東,建筑呈“主”字形,通稱“九九八十一間”,可同時容納千余人禮拜,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殿身由古棚、前中、后殿組成??胺Q中國清真寺建筑之瑰寶,198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