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古稱舒州。六安市轄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是合肥、六安、安慶三市交匯處。206國道、105國道、滬蓉高速公路、合九鐵路貫穿境內。
地理概貌西高東低,是一個山、丘、圩兼備,集山區、庫區、老區、貧困區為一體的縣份。西南為大別山余脈,山高嶺大,林木蔥蘢,最高點萬佛山峰海拔1539米。東部、北部為巢湖西岸杭埠河水系沖積平原,海拔最低點舒三6米。
山地面積約占全縣52%,丘陵面積約占全縣20%,畈區面積約占全縣28%。全縣總面積2092平方公里,人口102萬(2010年末),總戶數約30.8萬戶,現轄21個鄉鎮和兩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省級旅游度假區。城區常住人口22萬(2010年),距合肥市48公里,距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36公里。
舒城風景秀麗、區位優越,素有“安徽北戴河,合肥后花園”、“皖中花園,舒適之城”之稱。[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12年,舒城縣現下轄15個鎮、6個鄉(城關鎮、曉天鎮、桃溪鎮、萬佛湖鎮、千人橋鎮、百神廟鎮、杭埠鎮、舒茶鎮、南港鎮、干汊河鎮、張母橋鎮、五顯鎮、山七鎮、河棚鎮、湯池鎮、春秋鄉、柏林鄉、棠樹鄉、闕店鄉、高峰鄉、廬鎮鄉),2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度假區,490個行政村與街道居委會,縣域面積2100平方公里。縣政府駐城關鎮,距省會合肥市48公里。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
shadow
舒城縣位于北緯30°01′——31°34′,東經116°26′——117°15′;地處大別山東北麓、巢湖西濱以及合(肥)安(慶)、合(肥)岳(西)、合(肥)二(壩)、合(肥)霍(山)公路的交叉點;東與廬江縣接壤,南連桐城、潛山縣,西鄰岳西、霍山縣,北與六安、肥西縣以豐樂河為界。境東端迎水庵、西為汪屋、南為小關、北為桃溪,總面積原為2061平方公里,1984年航測為2092平方公里。
氣候
舒城縣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季風顯著。舒城縣太陽光能總輻射量平均112.6千卡厘米,4~9月輻射為70.12千卡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62%。日照多年平均為1969小時,大于10℃日照時數為1359小時,占全年69%。舒城縣多年平均溫度在12.9~15.6℃,極端最高溫度為40.5℃,極端最低溫度為零下17℃;最熱為7月,最冷為1月;無霜期多年平均224天(1985年251天),初霜日多年平均出現在11月10日,終霜日多年平均出現在3月30日。交通運輸
編輯
舒城縣交通概況圖舒城交通便捷,四通八達,206國道、105國道、滬蓉高速公路、合九鐵路貫穿境內,3條省級公路連接四方,122條縣級公路縱貫全境,水路運輸通巢湖長江,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前沿陣地和合肥半小時經濟圈內城市之一。
旅游
編輯
萬佛湖景區
萬佛湖萬佛湖是風景區的中心。位于安徽省中部的舒城縣境內。是中國首批、安徽省首家的“國家AAAA級旅游區”,中國首批“國家水利風景區”,曾獲“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的光榮稱號和安徽省“九五”旅游接待貢獻獎。其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已躋身安徽省風景名勝區的前列。
萬佛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距省會合肥80公里,交通便捷。萬佛湖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安徽旅游十大度假基地之一。被譽為“安徽的北戴河、合肥的后花園”。這里可謂“湖光山色、百里畫廊;休閑養生、山水醉地”。萬佛湖景區面積135平方公里,湖面50平方公里,庫容9.03億立方米。
萬佛山景區
萬佛山萬佛山位于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公里,距舒城萬佛湖景區60公里,總面積5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5%,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國家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峰老佛頂海拔1539米,為舒(城)、桐(城)、潛(山)眾山之祖,南與天柱山(1485米)遙相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