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隸屬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西北邊陲,地處武陵山脈腹地,連荊楚而挽巴蜀,歷史上稱之為“湘鄂川之孔道”。地勢北高南低,東陡西緩,境內群山聳立,峰巒起伏,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縱橫其間。地域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2013年,龍山縣總面積3131平方公里,轄34個鄉鎮(街道)、462個村(社區),總人口59萬,土家族、苗族等16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1%。龍山有烏龍山大峽谷、洛塔石林、太平山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煤炭、石英砂、紫砂陶、頁巖氣等礦產儲量極大,水利、森林、中藥材資源豐富。龍山是土家族發祥地之一,土家織錦技藝、擺手舞等6個項目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里耶3.7萬余枚秦簡的出土,被專家稱為“21世紀以來最重大的考古發現”,里耶古城遺址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里耶鎮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 龍山縣先后被授予全國“黑色金子林之鄉”、“金色油桐之鄉”、“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 “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等國家級榮譽稱號。2000年,龍山縣轄10個鎮、37個鄉:民安鎮、石羔鎮、茨巖塘鎮、紅巖溪鎮、洗車河鎮、隆頭鎮、苗兒灘鎮、里耶鎮、召市鎮、桂塘鎮、華塘、三元鄉、石牌鄉、桶車鄉、興隆街鄉、洗洛鄉、新城鄉、白羊鄉、灣塘鄉、水田壩鄉、大安鄉、烏鴉鄉、猛必鄉、比溪鄉、塔泥鄉、農車鄉、西湖鄉、茅坪鄉、水沙坪鄉、他砂鄉、靛房鄉、坡腳鄉、鳳溪鄉、猛西鄉、洛塔鄉、干溪鄉、八面鄉、長潭鄉、賈市鄉、巖沖鄉、內溪鄉、瓦房鄉、遼葉鄉、火巖鄉、老興鄉、咱果鄉、賈壩鄉。截至2005年12月31日,龍山縣轄3個街道、11個鎮、20個鄉。自然資源編輯野生動物
龍山縣溫暖濕潤,冬少嚴寒,夏少酷暑,植被豐茂,自然洞穴多,適宜多種動物繁殖生長。1958年以后,森林面積下降,動物隨之減少。1999年,縣森林資源保護站對境內陸生野生脊椎動物進行普查,查明縣境陸生脊椎動物有124種。昆蟲種類繁多,貝類較少,魚類及其他動物類分布廣、種類多。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縣境有華南虎、云豹(以上為一級保護動物),獼猴、水獺、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豺、果子貍、麝、錦雞、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貓頭鷹、鸮類、鷹、大鯢(以上為二級保護動物)等。
植被植物
龍山縣域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適宜多種植物生長。1949年,縣境森林覆蓋率為34.02%(此前植被情況無統計數據)。1957年,縣第一次森林調查,森林覆蓋率為34.16%,灌草覆蓋率為6.62%。1976年、1986年、1995年第二、三、四次森林調查,森林覆蓋率分別為34.03%、55.2%、60.86%,灌草覆蓋率分別為48.62%、
龍山縣 街道28.48%、9.43%。2004年第五次森林調查,森林覆蓋率38.89%,灌草覆蓋率31.91%。1982~1983年,縣農業區劃林業組首次系統地開展標本采集調查,初編《龍山縣樹木名錄》(以下簡稱《名錄》)。1984年,湖南省林木種源普查,湘西州林科所對龍山縣樹種資源進行普查,對初編《名錄》進行補充修訂。縣內已查明的木本植物共有101科303屬811種(含變種不含栽培變型),其中裸子植物門9科27屬46種,被子植物92科275屬764種。龍山縣域野生植物資源豐富,草本植物有2500余種。未開展系統調查,無名錄。 1957年、1976年、1986年、1995年、2004年農作物覆蓋率(按當年播種面積算)分別為18.91%、21.14%、18.91%、27.01%、22.48%。
水能資源
境內溪河均屬沅水、澧水水系。溪河落差較大,加之雨量充沛,水能資源豐富。根據1985年調查統計,龍山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64956千瓦。其中酉水干流254119千瓦,澧水干流10837千瓦。龍山縣可建裝機在100千瓦以上的水電站38處,計74055千瓦。其中酉水干流35處,裝機67125千瓦;澧水干流3處,裝機6930千瓦。1994年底,龍山縣已開發水電43處,總裝機42715千瓦,占可開發裝機的57.6%,占龍山縣水力總資源理論蘊藏量的16.1%。 至2007年,龍山縣年發電量達1.83億千瓦時。小水電裝機總容量6.8萬千瓦。
人口編輯
龍山縣 洗車河2012年末龍山縣總人口為58.6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74萬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39.46萬人,占總人口67.3%,其中土家族30.99萬人,苗族7.48萬人。龍山縣人口自然增長率8.28‰,比上年上升1.48個千分點。 2013年末龍山縣總人口59.38萬人,增長1.28%。常住人口51.33萬人,增長0.98%,其中城鎮人口17.15萬人,龍山縣城鎮化率為33.41%。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42.12萬人,占總人口的70.93%。其中,土家族33.67萬人,苗族7.89萬人。龍山縣人口出生率為14.56‰,比上年上升0.09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25‰,比上年上升0.06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8.31‰,比上年上升0.03個千分點。
經濟編輯概述
2012年,龍山縣實現生產總值48.84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21億元,增長3.7%;第二
產業增加值11.67億元,增長15.1%;第三產業增加值23.96億元,增長11.3%。三次產業結構為27:23.9:49.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9608元。龍山縣財政總收入3.35億元,同比增長25.1%。 工業方面:龍山縣有規模企業17家,形成了農產品加工、礦產品加工、能源、生物醫藥、建材、輕工業等六大體系。農業方面:有烤煙、百合、柑橘、蔬菜、中藥材等五大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40萬畝以上,其中柑橘14萬畝,產值2億元;烤煙8萬畝,產值2億元;百合10萬畝,產值9.9億元。文化旅游方面:有里耶古城、烏龍山國家地質公園、洗車河流域、八面山等四大旅游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