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图清纯唯美-亚洲色图日本-亚洲色图日韩-亚洲色图色-亚洲色图首页-亚洲色图偷

登錄 QQ 注冊 我的訂單 投訴建議 幫助中心 手機版
收藏本站

您好,歡迎光臨國內(nèi)領(lǐng)先的12306網(wǎng)上訂火車票官網(wǎng)--114票務網(wǎng)!

火車票預訂手機版
政府網(wǎng)站查詢
云搶票客戶端
當前位置:114票務網(wǎng) > 政府網(wǎng) > 云南政府網(wǎng) > 玉溪政府網(wǎng) > 江川政府網(wǎng)
中文名:

江川縣政府網(wǎng)

官網(wǎng):
www.ynjc.gov.cn
地址:
大街鎮(zhèn)寧海路
車牌:
云F
區(qū)號
0877-8018858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江川縣政府介紹

江川縣隸屬于云南中部偏東,地跨東經(jīng)102°35′~102°55′,北緯24°12′~24°32′之間,東南與華寧、通海兩縣交界,西南與紅塔區(qū)接壤,西北與晉寧、澄江兩縣相鄰,縣城大街鎮(zhèn)海拔1730米,距省會昆明100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州城21公里。東西最大橫距31.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5.7公里,總面積850平方公里。 江川縣由湖泊、盆地、中低山脈組成,四周高、中部低,西部九溪略向玉溪傾斜。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東北走向較少;海拔最高點2648米,海拔最低點1690米;江川縣城海拔1730米,壩區(qū)海拔一般在1740米左右。 江川縣屬中亞熱帶半干燥高原季風氣候,江川縣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屬中亞熱帶半干燥高原季風氣候,干濕季分明。 2005年,江川縣總面積85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qū)、半山區(qū)占71.67 %,壩區(qū)占15.96%,湖面占12.37%。 2005年,江川縣已探明的礦產(chǎn)有石灰?guī)r礦、白云巖礦、磷塊巖礦、石英砂巖礦、粘土礦、含鉀巖礦和褐煤礦等12種之多。 2011年,江川縣完成地方生產(chǎn)總值430690萬元,比2010年增加64093萬元,增長13.6%。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增加值118363萬元,增加11344萬元,增長7.8%,占GDP的比重為27.5%;第二產(chǎn)業(yè)增加值127296萬元,增加29322萬元,增長25.5%,占GDP的比重為29.6%;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185031萬元,增加23427萬元,增長10.1%,占GDP的比重為42.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2.9%。

先秦時期,屬古滇國地。漢元豐二年,置俞元縣,屬益州郡。唐貞觀八年,置繹縣,屬黎州。南詔時,稱量水州。唐憲宗上元元年,南詔向東兼并黎州等河陽郡屬下有江川縣。大理國時,屬步雄部。元憲宗六年,改為千戶所,屬羅伽萬戶府。元十三年,設江川州,領(lǐng)雙龍縣。元二十年,降州為縣,屬澄江路,此后歷代相沿稱江川縣。明崇禎七年,縣治由古城遷至江川驛。民國初年,江川屬滇中道,治所在今蒙自,又稱蒙自道。1930年,江川為第三督察區(qū)。1950年10月,縣城從江城遷大街,屬玉溪地區(qū)。1958年10月,并入玉溪縣。1961年11月,再設江川縣至今。

行政區(qū)劃編輯截至2006年,江川縣下轄5個鎮(zhèn)、2個鄉(xiāng):大街鎮(zhèn)、江城鎮(zhèn)、前衛(wèi)鎮(zhèn)、九溪鎮(zhèn)、路居鎮(zhèn)、安化彝族鄉(xiāng)、雄關(guān)鄉(xiāng)、

江川縣

江川縣位于云南中部偏東,地跨東經(jīng)102°35′~102°55′,北緯24°12′~24°32′之間,東南與華寧、通海兩縣交界,西南與紅塔區(qū)接壤,西北與晉寧、澄江兩縣相鄰,縣城大街鎮(zhèn)海拔1730米,距省會昆明100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州城21公里。東西最大橫距31.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5.7公里,總面積850平方公里。

地貌

江川縣由湖泊、盆地、中低山脈組成,四周高、中部低,西部九溪略向玉溪傾斜。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東北走向較少;海拔最高點2648米,海拔最低點1690米;江川縣城海拔1730米,壩區(qū)海拔一般在1740米左右。

氣候

江川縣屬中亞熱帶半干燥高原季風氣候,江川縣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屬中亞熱帶半干燥高原季風氣候,干濕季分明。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2005年,江川縣總面積85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qū)、半山區(qū)占71.67 %,壩區(qū)占15.96%,湖面占12.37%。

土礦資源

2005年,江川縣已探明的礦產(chǎn)有石灰?guī)r礦、白云巖礦、磷塊巖礦、石英砂巖礦、粘土礦、含鉀巖礦和褐煤礦等12種之多。其中,磷礦石儲量大、品位高。據(jù)1988年地質(zhì)報告表明:江川的磷礦石總儲量為3億多噸,其中,一級品礦4800多萬噸,一級富礦2500多萬噸。江川的礦石不僅品位高,而且是少有的低砷、低油粉、覆土薄、易開采的礦體。

水利資源

2005年,江川縣境內(nèi)有主要河流16條,河道總長184.8公里,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洪水流量315立方米/秒,多數(shù)為季節(jié)性河流。星云湖為南北向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南北長10.5公里,東西平均寬3.8公里,湖岸線長36.3公里,容水量1.84億立方米,面積34.71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米,平均水深7米,正常水位海拔1722米。縣境內(nèi)還轄有全國第二大淡水深水湖泊撫仙湖,形如葫蘆狀,南北長約30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湖岸線長90.6公里,總?cè)菟?85億立方米,總面積212平方公里,江川占水面總面積的32.5%,共68.9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約150米,平均水深80米。全縣湖泊水面占總面積的12.37 %。以兩湖為主的豐富水資源條件,在全省均屬少有。星云湖、撫仙湖同屬淡水湖,是天然水產(chǎn)品養(yǎng)殖場。每年產(chǎn)鮮魚約260萬千克,星云湖的大頭魚、四大家魚和撫仙湖的抗浪魚、金線魚、草青魚。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05年,江川縣有266277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235935人,占88.6%;非農(nóng)業(yè)人口30342人,占11.4%。

民族

2005年,江川縣有漢族和彝族是江川縣人口最多的兩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250423人,占總?cè)丝诘?4.05%;彝族人口14814人,占總?cè)丝诘?.5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13人。

交通運輸編輯2012年,江川縣共有縣鄉(xiāng)道路293條,總里程達884.6 公里,新建、改建鄉(xiāng)村公路196.6公里,全縣7個鄉(xiāng)鎮(zhèn)72個行政村和345個自然村實現(xiàn)了村村通公路。共擁有客貨運站8個,其中二級客運站2個。

經(jīng)濟概況編輯綜合

2011年,江川縣完成地方生產(chǎn)總值430690萬元,比2010年增加64093萬元,增長13.6%。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增加值118363萬元,增加11344萬元,增長7.8%,占GDP的比重為27.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6.8%,拉動GDP增長2.3個百分點;第二產(chǎn)業(yè)增加值127296萬元,增加29322萬元,增長25.5%,占GDP的比重為29.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0.3%,拉動GDP增長6.8個百分點;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185031萬元,增加23427萬元,增長10.1%,占GDP的比重為42.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2.9%,拉動GDP增長4.5個百分點。人均生產(chǎn)總值15240元,增加2208元。

第一產(chǎn)業(yè)

2011年,江川縣完成農(nóng)林牧漁業(yè)總產(chǎn)值168946 萬元,比2010年146825萬元

增長15.1%。其中,農(nóng)業(yè)產(chǎn)值100393萬元,比2010年87823萬元增長14.3%;林業(yè)產(chǎn)值3225萬元,比2010年2939萬元增長9.7%;牧業(yè)產(chǎn)值54486萬元,比2010年45572萬元增長19. 6%;漁業(yè)產(chǎn)值6222萬元,比2010年 5988萬元增長3.9%;農(nóng)林牧漁服務業(yè)產(chǎn)值 4620萬元,比2010年4503萬元增長2.6%。 2011年,江川縣收購煙葉1441.09 萬公斤;上等煙比率75.79%,比2010年提高16.49個百分點;收購單價為19.81元/公斤,比2010年提高4.79元/公斤;收購金額為28548萬元,比2010年增加5936萬元,增長26.25%。實現(xiàn)煙葉稅6280.6萬元,煙農(nóng)加上烤煙補貼收入首次突破3億元,江川縣被省政府表彰為“烤煙生產(chǎn)先進縣”。 2011年,江川縣完成造林面積17400畝,其中:封山育林15000畝,核桃移植9700畝。共育苗29.2畝122.5萬株,義務植樹64.44萬株。畜牧業(yè)生產(chǎn)規(guī)模擴大,產(chǎn)品產(chǎn)量增加。肉蛋奶總產(chǎn)量35813噸,比2010年增長10.3 %,年內(nèi)出欄肥豬253157頭,增加24504頭,增長10.7%;每年出售營銷仔豬1160272頭,減少1433頭,下降0.1%;生豬存欄262142頭減少29921頭,下降10.2%。

第二產(chǎn)業(yè)

2011年,江川縣完成工業(yè)增加值86944萬元,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70493萬元,比2010年增加13362萬元,增長21.1%。規(guī)模以下工業(yè)16451萬元,增加2599萬元,增長12.7%。 2012年,江川縣工業(yè)總產(chǎn)值460834萬元,比2010年增加120705萬元,增長35.5%。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產(chǎn)值250394萬元,增加64675萬元,增長34.8%;規(guī)模以下工業(yè)產(chǎn)值210440萬元,增加56030萬元,增長36.3%。在全部工業(yè)總產(chǎn)值中,輕工業(yè)產(chǎn)值162593萬元,比2010年增長46.6%,占全部工業(yè)總產(chǎn)值的比重為35.3%;重工業(yè)產(chǎn)值298240萬元,比2010年增長33.6%,占全部工業(yè)總產(chǎn)值的比重為64.7%。

第三產(chǎn)業(yè)

2011年,江川縣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yè)實現(xiàn)增加值29565萬元,比2010年增加4994萬元,增長15.4%。公路貨物運輸總量612.4萬噸,比2010年增加35.44萬噸,增長6.1%。全年完成郵政業(yè)務總量456萬元,增加107萬元,增長30.6%。電信業(yè)務總量 1600萬元,增加100萬元,增長6.7%。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wěn)增長態(tài)勢。江川縣實現(xiàn)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363萬元,比2010年增長18.5%。2011年接待游客171.3萬人次,比2010年增加17.58萬人次,增長11.4 %;旅游總收入達到67376.44萬元,增加12969.24萬元,增長23.8%。全年累計實現(xiàn)出口總額7956萬美元,增長23.2%。

社會事業(yè)編輯城鎮(zhèn)建設

2012年,江川縣完成了江城、九溪、路居三個國家、省、市試點集鎮(zhèn)的總體規(guī)劃并啟動建設,集鎮(zhèn)帶動示范功能初步顯現(xiàn)。縣城完成了景新路、興江路、仁和街、明珠路、星湖路、寧海路、星云路中段等主要街道及王字街的改造工程,街道建設有了較大進展。2005年,完成了怡心園二期休閑廣場、浪廣路建設和寶鳳路等7條街道的綠化、亮化工程,進行了交通標識標線建設,建成了萬噸污水處理廠。

教育事業(yè)

2012年,江川縣共有公立學校78所,其中:鄉(xiāng)鎮(zhèn)中心完小12所,村完小42所,一貫制學校5所,教學點3個,鄉(xiāng)鎮(zhèn)中學11所,普通高中2所,職中1所,進修學校1所,縣幼兒園1所。

科技事業(yè)

2012年,江川縣共向國家、省、市推薦申報科技項目和科普專項共32個,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3個,省級科技項目10個,市級科技項目4個,縣級科技項目2個,國家級科普項目2個,省級科普項目3個,市級科普項目8個。

衛(wèi)生事業(yè)

2012年,江川縣共有衛(wèi)生機構(gòu)12個,其中醫(yī)院2個、衛(wèi)生院7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wèi)生監(jiān)督檢驗機構(gòu)1個。

風景名勝編輯

山,坐落在江城鎮(zhèn)明星村后,前有撫仙湖掩映,右邊是“應山歌”,左邊是“抗浪魚洞”,是滇南著名勝景。碧云山上碧云寺,又名“武當別院”,乃湖北武當山分院,建于清乾隆年間。

明星魚洞明星魚洞,百余個魚洞依石壁之下的泉眼分布在近千余米長的撫仙湖沿岸。每年的3-9月,是撫仙湖特產(chǎn)抗浪魚捕撈的主要季節(jié)。當?shù)貪O民用木制的水車從綠樹掩映的石洞泉眼里把泉水車出,經(jīng)過溝道流入湖內(nèi),泉水與湖水的溫差和流速恰好迎合了爭強好勝、喜歡清水的抗浪魚的生活習性,魚兒便群集搶水而上,鉆人了漁民們預先放置在流水溝道里的竹籠而被捕獲、這種捕魚方法歷代沿襲,古老而獨特,人們稱之為“車水捕魚”。

孤山孤山,原名瀛海山,位于距江川縣城約17公里的撫仙湖江川水域之中。明代以前瀛海山傍有一小島,兩島之間有一鐵橋相通。明末一夕地震,小島及虹飲橋沉沒,唯瀛海山屹然獨存,孤山由此得名。孤山成于宋,盛于明,曾建有八殿五閣三亭一堂一庵一塔。

界魚石界魚石屬碳酸鹽巖石礫塊,石塊壁面上有經(jīng)地質(zhì)時期溶蝕形成的溶孔。界魚石背靠野牛山,面臨連通星云湖撫仙湖的玉帶河。石塊所在的北岸山坡林木茂密。玉帶河寬7m,水深3-4m,長約2.1km,在界魚石上題刻有“界魚石”,及清江川縣令李密題書“石怪鱗驚”,鐵嶺竺文人兆鵬題書“魚各有性”。

明星景區(qū)明星景區(qū)位于撫仙湖的西岸,江川縣與澄江縣的交界處,距離祿充12公里,在澄江至江川公路西側(cè)百米處有座碧云山,從山腳登499級石階而上,轉(zhuǎn)36道彎便可到達碧云寺,這座寺院又稱為武當別院,寺內(nèi)大多是道教仿古建筑。每到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碧云寺的廟會日,屆時大多滇中人來此-。

臺山書院臺山書院位于縣城北5公里的星云湖西岸,原為臺山寺,始建于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共有主殿四座,即觀音殿、明倫殿、正殿及財神殿、豬神殿,占地3500平方米。寺內(nèi)懸有光緒乙未年間云南督學、河南項城高約中所書的“臺山書院”。院內(nèi)有羅漢松古樹一株,樹干古老蒼勁,其樹之大為滇南少見,康熙年間已被列為古樹,勒石記人寺碑。該院房屋完全建在海螺殼堆積起來的山丘上,周圍有七個小山巒環(huán)繞,名曰“云星拱月”;山上屋內(nèi)外均長有不可合抱的青香樹和紅蓮頭樹,是鷺鷥棲息之所,當?shù)厝艘卜Q臺山為鷺鷥山。

星云湖星云湖位于江川縣城北1公里處,與撫仙湖一山之隔,一河相連,俗稱江川海。湖水碧綠清澈,透明度約1.5米,陽光下,波光嫵媚撩人,明月夜,湖面又如點點繁星墜入湖中,晶亮如云,由此得名星云湖。星云湖還盛產(chǎn)聞名全國的“江川大頭魚”、銀魚。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位于昆明以南,江川縣境內(nèi),距離昆明約110公里,于1994年建成開放,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博物館。

地方特產(chǎn)編輯

酥餅酥餅又稱“滿油餅”,選用上等白糖、紅糖、蕎面、飯豆為主料,加上芝麻、玫瑰等,用熟豬油攪爛心子,再加菜油精制,然后入爐烘烤而成。

大頭魚江川星云湖特產(chǎn)碌魚,俗稱“大頭魚”,學名柏氏鯉,為鯉科魚類。一般個體重在300—400克,具有極高的經(jīng)濟價值。江川大頭魚在省內(nèi)外聞名遐邇。

鹽水魚鹽水魚可長期保存,味道獨特,既有腌魚的香辣味,又有活魚的鮮甜味,且肉質(zhì)細膩,吃起來格外爽口。

九溪糍粑九溪糍粑,用糯米泡水一日左右后蒸熟,倒入石臼中舂爛至八成,撒入事先碾碎的黃果皮、花椒和白糖,接著舂到看不到飯粒即可。

歷史文化編輯民族文化

長方形獸邊扣飾長方形獸邊扣飾,長方形獸邊扣飾是西漢時期的文化,高15厘米、寬19.7厘米。收藏在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八人獵虎扣飾八人獵虎扣飾是西漢時期的文化,長11.7厘米、高5.9厘米,收藏在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江川網(wǎng)蟲獸紋臂甲是戰(zhàn)國時期的文化,高27.7厘米,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館藏。

江川網(wǎng)虎噬牛啄是戰(zhàn)國時期的文化,長25.2厘米,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館藏。

江川網(wǎng)三鹿啄是西漢時期的文化,高25.5厘米、銎長15厘米,收藏在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民族習俗

頂母娃娃會

頂母娃娃會江川縣安化鄉(xiāng)東部邊緣地帶,有一個八十多戶人家四百余人口的彝族山寨——李家營(又名頂母村),每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日的“娃娃會”是這個彝寨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節(jié)日這天,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要精心打扮一番,身穿民族服裝,到寨里的大寺參加盛會,為著民族之間的友誼團結(jié)和文化交流,鄉(xiāng)親們還要把相鄰、相熟的民族村寨文藝隊邀請來參加盛會,對來客還要敲鑼打鼓歡迎,親切熱情地進行招待。 盛會在下午舉行,開始時鳴鞭炮,并由本寨德高望重的紳老致詞,內(nèi)容通常是向來賓表示歡迎問好,祝愿民族友誼團結(jié),村寨興旺發(fā)達,合力齊心,家庭和睦,子孫興旺孝順等。接下來是晚餐,宴席是由鄉(xiāng)親們自愿捐款備辦的,包括來賓也有自愿捐款參加宴飲的習慣。席間就由當年出生娃娃的父親主動輪流給客人敬酒,酒是自己事先備辦好的,規(guī)定一般是5—10斤,帶來的酒必須在宴席上全部上完方為吉利。緊接著是娃娃的母親散發(fā)粑粑,散粑粑也有一個奧秒:如果你桌上散得8個圓形花紋的米粑粑,你自然就知道她今年生的娃娃是男的;如果你桌上散得米糕粑粑一碗,就知道她今年生的娃娃是個女的。還說吃了娃娃會上散發(fā)的粑粑可以吉利平安,豬雞吃了六畜興旺。 宴飲進入高潮,月琴聲也隨之而起,按彝家人的話說:“聽見月琴響,心慌腳桿癢。”愛好者們不分村寨,不拘男女,不論長幼開始歡騰起來,有的跳起民族舞蹈,有的對唱山歌。這歡樂熱鬧的氣氛同時也祝愿著當年新生的娃娃們生年快樂幸福,娃娃快長快大,長命百歲,平平安安,家庭幸福。彝家人的歌聲,跳樂的拍掌聲,歡呼聲一直持續(xù)到深夜二、三點,然后再每人吃碗夜宵米線,盛會至此結(jié)束。 白龍?zhí)洞逡妥鍕D女的服飾

白龍?zhí)洞迨且粋€彝族村寨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服飾打扮,都跟通海、玉溪、峨山及江川其它地方的彝族基本相同。他們同屬于一個彝族支系。 白龍?zhí)洞逡妥鍕D女的裝飾打扮主要分為頭飾和服飾。 頭飾,根據(jù)年齡的大小裝飾不同,可分為三種。

未婚的青年女性,主要是戴鴿子帽。鴿子帽的形狀就象在天空飛翔的鴿子,雙翼展開,尾部翹起,頭部的啄子微微向下,好象在尋找地面上的目標。鴿子帽的頂部開了一個橢圓形的洞口,表示鴿子的頭尾和兩翅翹起,背部凹下去,看上去既真實而又富有想象力,生活中的實物和藝術(shù)的夸張得到了有機的結(jié)合。鴿子帽的邊沿都用彩色絲線繡上花紋,鑲上花邊,釘上亮光片。鴿子帽頭部的啄子上還要釘上松花、銀泡,使鴿子頭部的立體感更加突出。 姑娘們梳妝打扮的時候,將鴿子帽戴在頭上,再用一根彩色的繞頭索,連同頭發(fā)辮子一起,盤繞在鴿子帽上。繞頭索是用幾種顏色的毛線、絲線或者尼龍線編制而成的,形狀跟頭發(fā)辮相似。繞在頭上能使鴿子帽穩(wěn)固,色調(diào)得到合理的搭配,給人一種新鮮協(xié)調(diào)的感覺。青年女性戴上鴿子帽,顯得俊俏活潑,更有朝氣。 已婚年輕婦女的頭飾主要是裹平頭。包裹平頭的方法步驟是,將頭發(fā)辮子盤繞在頭頂上,用一塊正方形的黑布面料,將兩角對齊,折疊成一個三角形,把頭包裹起來,再用一根繞頭帶搭在黑布面料上綁扎起來。繞頭帶是用黑色布料做的,長一米有余,寬五厘米左右。繞頭帶每隔一段就繡上一幅圖案。這種包裹平頭的裝飾,看上去人顯得成熟、穩(wěn)重、端莊。

白龍?zhí)洞逡妥鍕D女的服飾彝族的老年婦女的頭飾是梳大高髻。因為上了年紀,有的老年婦女的頭發(fā)不太多我,所以梳大高髻時就要有一個圓形的假髻,這種假髻的中間有一個圓孔,就象一塊璧玉的形狀。梳髻時將發(fā)辮編在頂部,再把假髻罩上去,又把發(fā)辮從假髻的圓孔穿出來,將假髻盤繞起來然后用一個發(fā)簪穿別進假髻上,包上黑布帕,扎上繞頭帶就算完畢。老年婦女梳裹大高髻顯得莊重、嚴肅,更有不可輕意冒犯的長者姿態(tài)。彝族婦女的服飾式樣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各個年齡段所選擇的顏色不同。未婚女性以白色為主,已婚婦女以藍色為主,老年婦女以黑色為主,但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不論哪個年齡段的婦女,衣服的胸前都鑲嵌詁彎襟花圖案,不論長袖劃短袖的衣服,袖口上都鑲上彩邊,繡上花紋圖案。 彝族青年姑娘的服飾為面襟衣裳,在右腋下方扣紐。面襟胸前鑲有彎襟

白龍?zhí)洞逡妥鍕D女的服飾花,彎襟花的形狀象一把彎尺,又象一個“廠”字,從衣襟的左上方開始到右上方,又從右上方斜斜地延伸到右下方腋下。這種彎襟花是提前刺繡的,繡好之后,再鑲嵌在衣服的面襟上,繡花圖案的寬窄要根據(jù)衣服而定。繡花圖案鑲嵌好以后,還要在彎襟花圖案的周圍,鑲上幾條彩邊,釘上亮光片和銀制的松花銀泡。 除了衣襟上的彎襟花以外,還要在衣裳袖口上繡上花紋圖案。袖口上的花紋圖案以刺繡和鑲嵌結(jié)合。刺繡就是把花紋圖案直接繡在袖口上,刺繡的內(nèi)容有四瓣花、八角花、三角形、貓腳跡等;鑲嵌上去的有彩條,塑料制成的亮光片。 彝族婦女的花褲帶。花褲帶是用一根一米多長的白色布料縫制的,褲帶的兩端各有一個茄子塊(實際上不是匣子的形狀,而是長方形、正方形或者桃子的形狀)。茄子塊的兩面都繡上花,鑲上一些塑料制成的妝飾品。系在腰間,在右方打一個結(jié),將兩個茄子塊微微顯露在衣襟下面。

白龍?zhí)洞逡妥鍕D女的服飾斑尖鞋。這種鞋一般是老年人穿的。形狀就象古裝戲劇里演員穿的高底鞋,但底子不那么厚。鞋子的前端尖尖的,又象一只小快艇的形狀,鞋面上繡上花紋圖案,每逢婚禮、喜事或重大節(jié)日,老年婦女就穿上這種鞋子,為婚禮、喜事、節(jié)日增添新的氣氛。 衣領(lǐng)。彝族婦女的衣領(lǐng)在做衣服時為矮領(lǐng),不做任何修飾,但要另外做一條假領(lǐng),彝族稱之為領(lǐng)索。衣裳領(lǐng)的長短、寬窄因人而定。衣領(lǐng)用幾層布疊制而成,鑲上花邊,中間繡上花紋圖案,下方釘上幾十根銀鏈,銀鏈比較細短,銀鏈的下端都有一個銀墜,銀墜的形狀有菱形、方塊形或者小燈籠、小魚、小蝦之類的小動物,均為立體形。滿襟圍腰。這種圍腰不在生活當中使用,基本上是一種特有的裝飾。

白龍?zhí)洞逡妥鍕D女的服飾圍腰就象廚師用的圍腰一樣。圍腰的正面繡上大方顯眼的花紋圖案。有的是鳳串牡丹,有的是喜鵲串梅,也有的是荷下鴛鴦戲水圖,除了正面的刺繡以外,圍腰的邊沿依然要鑲上花紋。系這種圍腰要有一根十分講究的圍腰索,價錢要在幾百元以上。圍腰索要用十幾個躉塊或半塊的銀圓和銀鏈子配制組合而成,圍腰索的兩端各有一個半立體形的銀球,銀球上刻有龍鳳圖案,銀球上有一個掛鉤。系圍腰時圍腰索掛在頸上,延伸到兩肩用掛鉤鉤住圍腰上方的銀扣。圍腰的后帶是從腰間向后,有兩條長方形的帶子,帶子上也有一定的花紋圖案。 如果遇上婚禮、喜事、節(jié)日,或者外出跳玩,年輕姑娘們除了穿上鮮艷的服裝外,還要在衣扣上戴上一些銀器,如三塞、手巾索、銀索、銀針筒之類的裝飾物。 江川彝族習俗

江川彝族習俗江川縣的彝族全部分布在安化鄉(xiāng)的五個彝族村〈安化、董炳、光山、新莊、早谷田〉,前衛(wèi)鎮(zhèn)的石河村,九溪鎮(zhèn)的陽山莊、矣文村,大街鎮(zhèn)的白龍?zhí)洞鍨樯絽^(qū)或半山區(qū)。 江川彝族人民性格開朗,熱情,勤勞樸實而又能歌善舞,待人真誠。男子喜飲酒,婦女擅長繡花草,姑娘甚至老人都在衣服領(lǐng)口、袖口、褲腳邊上繡上鮮艷的花草圖案,姑娘還繡花褲帶送給相好的小伙子。婦女用黑巾纏頭,用頭背物,手戴銀鐲或玉鐲,耳戴耳環(huán)、耳墜。近代青年,特別是姑娘,喜安金牙作為裝飾,矣文村婦女多半吸煙筒。清代前,男子外衣用六十對銀制紐扣,民國時期改用銀毫四五十對作紐扣。 江川境內(nèi)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據(jù)傳文字起源于明代。矣文村曾有《彝

江川彝族習俗書》四卷,記述了從建文帝始至清末民族的歷史,文化大革命中被當成“四舊”焚毀。現(xiàn)能懂彝文的人也很少。前衛(wèi)石河村的彝族通用漢語,已不再會講彝語,只保留下一些彝語地名。境內(nèi)彝語屬石屏方言。 跳樂、對歌是彝族群眾主要的歌舞活動。其歌唱內(nèi)容涉及到天上人間,花草樹木,勞動生活,愛情友誼,傳說故事;而且,思維敏捷,多能現(xiàn)編現(xiàn)唱。舞步粗獷豪邁,熱情奔放,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跳樂在銀琴(又稱月琴)的伴奏下,敲著羊皮鼓,拍著巴掌,圍成圓圈,踩著節(jié)拍,男女成隊,頭、身隨著舞步左右微微搖晃,在明亮的月光下進行,又稱為“月下舞”。

江川彝族習俗彝族喪葬,古代習慣用火葬,清朝初年后改用棺木土葬。男女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在對歌、跳樂中自由戀愛,但形式上仍由媒人說媒訂婚。彝漢之間可互相通婚。

著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60欧美老妇做爰视频 | 久久草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18到20岁美女毛片 |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 嘿咻嘿咻免费区在线观看吃奶 | 射吧亚洲| 99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精品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美a一级毛片 | 欧美成人久久久 | 成人欧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久色网| 午夜宅男免费完整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 手机看片亚洲 | 欧美爱爱视频网站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免费 | 日本大片久久久高清免费看 | 呦女www | 狠狠干.com | 天天插天天干天天操 | 色费女人18毛片a级视频在线 | 搡的我好爽视频在线观看 | 福利久久|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中文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2020 | 欧美一区永久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私人影院 | 91视频综合| 久九色| 四虎免费在线观看 | 手机看片久久高清国产日韩 | 成人日批视频 | 亚洲精品九色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