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宜高鐵工程質量造質疑
由鐵道部與湖北省共同投資建設的漢宜高鐵是我國“四縱四橫”鐵路主干網絡中滬漢蓉高速客運專線的一部分。這條總投資高達200多億元、原定于今年5月通車的鐵路被湖北乃至整個中西部地區寄予了厚望,專家認為,漢宜高鐵的開通將徹底改變素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江漢平原無干線鐵路、無客運火車的歷史,并得以把東、中、西部真正串聯,實現更加緊密的經濟一體化。只是通車在即的漢宜高鐵遭遇了事故疑云。
只是通車在即的漢宜高鐵遭遇了事故疑云。
先是有媒體于今年3月初報道,一位土方供應商自2010年下半年開始,執著地實名舉報漢宜高鐵枝江段用土方代替碎石層,緊接著在全國兩會期間,網友披露漢宜高鐵潛江段發生高架橋坍塌和路基塌陷事故,隨后湖北一家地方電視臺也進行了報道。接連兩次對漢宜高鐵可能存在質量問題的質疑,都遭到了工程業主單位和施工方的否認,在他們的心目中,舉報者純粹出于泄私怨的惡念,而“關注這事的記者很壞,我們計劃把他抓起來”,至于工程的質量,在多項指證面前,最初“滴水不漏”的描述也不過改換成了“白璧微瑕”,而被網友定義的塌陷事故,湖北省鐵路建設辦、業主單位、施工方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潛江段部分路基只是發生了沉降超標而已。
漢宜高鐵枝江段是否有過偷工減料,潛江段部分路基的沉降超標算不算事故,這也許是極為專業、尚待證實的問題,但對準備承載生命的鐵路來說,一個毫無懸念的判斷就是,工程中哪怕一點微瑕都可能釀成天大的禍患。從這個角度來論,漢宜高鐵的工程存在質量缺陷應該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
在溫州動車事故之后,高鐵的大躍進有所降溫,許多工程項目被納入整頓的范圍,在這種情況下,漢宜高鐵仍然按照原定計劃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可見這條鐵路在中西部崛起的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但讓人遺憾的是,以往高鐵規劃、設計和建設中曾經暴露過的一些突出問題,在漢宜高鐵中并未完全規避。以枝江段為例,即使目前還不能認定存在反常的利益勾連,但工程轉包分包依然嚴重,回避乃至打壓公眾和媒體監督的行為依然故我;而路基沉降現象對中國高鐵來說也遠非陌生,路基沉降、地質災害的判斷需要時間原本就是制約高鐵工程建設速度的一大瓶頸,需要在設計之初就有周密的籌劃,把鐵路鋪在河汊縱橫的江漢平原上更應未雨綢繆,現在潛江段出現地基沉降,不是施工質量缺陷就是最初設計有誤,無論哪一方面,都意味著人謀之不臧。另據3月16日《人民日報》報道,“漢宜高鐵疑因縮減開支橋改路導致三成路基沉降”,如果事實如此,當然更應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可惜,公眾追責的愿望可能會再一次遭受煎熬,目前業主單位和施工方都不承認失誤,設計者對是否存在設計缺陷的問題也保持沉默,而鐵道部專家組已認定路基塌陷屬非責任事故。路基塌陷,有關各方都不必為此負責,但路基加固卻又必須追加投入,媒體報道稱,“返修所耗至少2.5億元資金,或許也只能由國家買單”。
對未來抱有美好期望的人都會明白,現在我們為漢宜高鐵認真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還是期待著國家鐵路能夠正視鐵路的建設問題,為人民造福,為中國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