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工商局官網中,主要內容有:佳木斯概括、新聞中心、政務公開、在線服務、政民互動、中俄經貿、投資指南、三農服務、旅游服務、誠信服務、信息報送。
所謂的政務信息公開目錄包括: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簡報、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報。
在線服務范圍有:教育、社保、就業、醫療、住房、交通、婚育、公共、證件辦理、企業開辦、資質、經營納稅、司法領域等。
1、城市概況
佳木斯地名源于滿語“甲母克寺噶珊”,意為“站官屯”。1937年建市,1934年至1945年曾為偽滿洲國三江省省會。佳木斯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戰時期,東北抗聯11個軍中有5個軍誕生在佳木斯,有8個軍在這里長期活動和戰斗;1946年至1949年為我黨最早建立的省級人民政權合江省省會,張聞天同志任省委書記。
佳木斯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地處三江平原腹地,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比羅比詹市相望,與俄邊境線長170公里。全市幅員面積2.64萬平方公里,現轄兩個縣級市(富錦、同江)、三縣(樺南、樺川、湯原)、四區(前進、向陽、東風、郊區),總人口239.4萬,有漢、朝、蒙、滿、回、赫哲等43個民族,全國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大部分在佳木斯境內。
佳木斯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境內有黑龍江、松花江兩大水系,大中小河流130余條,水域面積200萬畝,盛產鮭魚、鱘魚、鰉魚等名貴魚種,淡水魚種類豐富。天然濕地面積60余萬公頃,有2個國家級、5個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其中三江濕地已被列入世界濕地保護名錄。森林覆蓋率15.58%,有野生動物200余種,野生藥材120余種。
2、發展優勢
現代農業優勢。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3℃、無霜期140天、降水量527毫米、日照時數2525小時、有效積溫2590℃。地勢平坦、耕地連片、土質肥沃,域內耕地面積2800萬畝(農墾1100萬畝、市屬1700萬畝),糧食年產量1500萬噸以上(農墾700萬噸、市屬800萬噸),糧食商品率在80%以上,是國家糧食主產區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境內有17個省屬國營農場、2個森工林業局和一批高水平的農業科研院所,科技裝備和墾地合作基礎良好,發展現代農業的條件優越。
中心城市優勢。位于省東北部城市集群中心,周圍有鶴崗、雙鴨山、七臺河、伊春等大煤礦、大農場、大林場,擁有省東部地區最大的鐵路運輸編組站和機場,同三、鶴大等高等級公路貫通全境,國際國內航線通達南北,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發達,現代服務業基礎良好。隨著哈佳快速鐵路建設提上日程,對省東部地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要素資源的匯集作用更加重要,發展現代服務業前景廣闊。
工業基礎優勢。是國家“一五”、“二五”時期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具備一定基礎的工業經濟體系。電機公司、煤機公司、迪爾佳聯等骨干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以此為龍頭的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農副產品加工資源條件好、產業基礎扎實,具有一定規模;造紙、建材、醫藥等傳統產業近年調整改造、創新升級步伐加快,產業發展后勁充足。特別是區域內水資源豐富,電力能源充足,技術工人富集,交通便捷,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比較完備,具備工業集約化、集聚化發展條件。
沿邊開放優勢。擁有4個國家一類水運口岸和1個國際空港,已建成千噸級泊位33個,口岸吞吐能力達到650萬噸。撫遠至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水運線路(年運輸能力350萬噸),同江至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國際浮箱固冰通道(年運輸能力40萬噸),前撫鐵路(年運輸能力700萬噸),佳木斯至韓國首爾和國內主要城市空中航線已經開通,佳木斯至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空中航線復航,口岸基礎設施和通道建設較為完善,對俄經貿合作優勢明顯。近年黑瞎子島開放開發和同江中俄鐵路大橋建設積極推進,江海聯運、陸海聯運將更加便利。
3、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經濟增長速度、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的決策部署,結合佳木斯實際,提出了“突出四大優勢,全面推進九大戰略任務(大項目建設、園區建設、財源建設、新農村建設、服務功能建設、城市建設、民生建設、發展環境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佳木斯”的總體發展思路。
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47.2億元,同比增長10.2%;財政總收入實現79.4億元,同比增長18.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41.8億元,同比增長17.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8.9億元,同比增長2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18.2億元,同比增長1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863元,同比增長13.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099元,同比增長13%。
佳木斯市現轄五縣(市)四區,分別是富錦市、同江市,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前進區、向陽區、東風區、郊區。
轄區境內有省屬17個大型國有農場、2個勞改農場、2個森工林業局。
全市幅員面積2.64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875平方公里。